2006年4月4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驻村协警员 一个能顶仨
本报记者 仇健

  在绍兴华舍街道,老百姓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协警。因为从2004年以来,19名协警长驻到村居和社区后,以往外来人口管理员、治安巡查员和法制宣传员的工作,如今只要一个协警就可搞定。
  协警员天天融在基层,老百姓想的什么他们最清楚。张溇村官华自然村部分村民曾对拆迁政策很不理解,大家晚上聚集商讨,决定第二天一早租车到省城上访。这事当然逃不过协警的眼睛,街道的领导得知后,就连夜召集村干部、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和信访人员,分头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。天亮了,村民的怨气也平了。
  有几个数字该表表:自协警入驻各村和社区后,共发生了信访苗头53起,协警就协助化解了31起,使群众上访的次数同比下降了37%,特别是去年,全街道没有发生一起集体到县以上的上访事件。
  为了把矛盾纠纷“消灭”在基层,华舍街道出了个新规定:村里的所有纠纷由驻村协警及村干部先行调处,若调解不成,才报街道。这样一来,协警和村(居、社区)干部肩上的责任重了,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,而是在收集掌握动态的同时,充分发挥职能优势,加大协作配合的力度,每周都会同村治保、调解组织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排摸和化解调处,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。
  温渎村地处新县城的中心,村庄需要整体拆迁,村民之间因拆迁引起的房屋产权纠纷不断。对此,驻村协警早出晚归,四处奔波,与村干部、拆迁办同志一起,调解处理了12起拆迁纠纷,为城中村的改造排除了障碍。自2004年以来,该街道驻村协警共化解了各类纠纷320余起,基本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居,大事不出街道”。